登幽州台歌究竟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tianluo
2025-03-15 01:52
阅读数 1419
文章标签
画面描写
《登幽州台歌》是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经典之作,它描绘出了一幅雄浑壮阔且饱含孤独寂寥之感的画面。
当我们深入诗境,首先映入脑海的是诗人独自站在幽州台上的形象,幽州台,那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地方,承载着往昔无数的故事与风云变幻,诗人置身于此,极目远眺,思绪跨越了漫长的时间长河。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在这广袤的天地间,诗人仿佛看到了往昔那些贤明的君主与才华横溢的仁人志士,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施展着自己的抱负,建功立业,名垂青史,诗人却无法与他们相遇,只能在想象中感受他们的风采,而对于未来,那些可能会出现的贤才,诗人同样无法得见,这种时间上的巨大跨度,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画面转向诗人所处的空间。“念天地之悠悠”,天地是如此的辽阔无垠,浩浩荡荡,没有尽头,在这苍茫的天地之间,诗人显得无比渺小,他抬头仰望,天空深邃而高远;低头俯瞰,大地广袤而深沉,这宏大的天地景象,更衬托出诗人个体的微不足道。
“独怆然而涕下”,在这既无法与古人交流,又难以预知未来的孤独时刻,面对这无尽的天地,诗人悲从中来,不禁怆然流泪,那泪水,是壮志难酬的悲愤,是怀才不遇的哀伤,也是对宇宙无穷、人生有限的深刻感慨。
《登幽州台歌》所描绘的画面,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场景,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在历史与现实、天地与自我之间徘徊的孤独灵魂,感受到了那种跨越时空的深沉情感。
上一篇:陕南孝歌究竟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有孝心的歌声究竟是哪首歌?
评论列表
-
是我不重要 发布于 2025-03-15 02:26:40 回复该评论
登幽州台歌以苍茫壮阔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孤寂而辽远的景象:诗人独立于高台上远眺四方空旷无垠之境,那是一种超越时空、直面宇宙洪荒般的孤独与渺小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蕴含着对历史长河的无尽感慨;念天地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则是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和悲凉抒发。踽步之间,怅然若失,陈子昂用寥落几字勾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大气磅礴之感!
-
仙女棒 发布于 2025-03-15 13:08:39 回复该评论
登幽州台歌以苍茫辽阔的天地为背景,描绘了诗人陈子昂孤独地站在高台上远眺四野的画面,那无垠的天际与空旷的大地在视觉上形成强烈对比;而诗人的身影则显得渺小孤单、形单影只。前不见古人表达了时间的深邃,后不见来者,又道出了未来的迷茫和孤寂感。念天之悠悠更是将这种时空交错的悲凉情感推向极致,独怆然而涕下,则是这无尽哀愁在心头的直接宣泄——一种对人生无常和大好河山无人赏识的无尽感慨!
-
归字谣 发布于 2025-03-19 11:30:52 回复该评论
登幽州台歌通过诗人独自登上高台的孤独身影,描绘了苍茫辽阔的天地间、时间无垠的历史长河中个人渺小与宇宙洪荒相融的画面,那是一种超脱世俗束缚后的豁达情怀和对人生无常深刻感悟的艺术表达。此情可待成追忆,它不仅是一幅壮丽而略带哀愁的自然景象图卷;更是对生命本质和存在意义的深切思考——在浩瀚时空里寻找自我价值的不懈追求及最终归于宁静的超然境界总结:该诗以宏大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映衬出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以及面对历史沧桑时的感慨万千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命运乃至人类共同命运的哲思之情
-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布于 2025-04-18 03:34:19 回复该评论
登幽州台歌通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描绘了一幅苍茫辽阔的景象:诗人独立于高台上远眺四方却寻觅不到同类的身影;时间仿佛凝固在无垠的空间中流转不息——这既是对个人孤独与渺小的深刻体悟也是对宇宙永恒和人类短暂存在的哲思感叹。此情可待成追忆是全诗的情感总结,只是当时已惘然,它不仅表达了陈子昂个人的孤寂感怀更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历史及存在意义的深切思考令人回味无穷……